国内精密制造龙头之一长盈精密(300115)(300115.SZ)经营业绩创新高。
4月17日晚间,长盈精密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9.34亿元,同比增长2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7.72亿元,同比增长800.24%。两项业绩指标均创下公司历史新高。
长盈精密将业绩增长归因于,“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和“新能源产品零组件”两大主业以及“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新业务共同发力。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长盈精密依靠研发创新驱动业务发展,公司研发费率常年维持在7%至10%之间。
同时,长盈精密积极降本增效,优化财务结构。2024年,公司财务费用为7371万元,同比减少64.5%。截至2024年末,长盈精密资产负债率为58.72%,为最近四年来首次降至60%以下。
净利润猛增800.24%
在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及新能源产品零组件两大主业的双重驱动下,长盈精密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
根据年报,2024年度,长盈精密实现营业收入169.34亿元,同比增长23.4%;净利润7.72亿元,同比增长800.2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2750.7%。
回顾近年业绩,2021年,长盈精密出现上市后首次亏损,2022年和2023年公司业绩逐步回暖,净利润分别为4238万元、8570万元。2024年,公司业绩爆发,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
对此,长盈精密称,2024年,公司继续聚焦消费电子精密零组件及新能源产品零组件两大主营业务,同时积极推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业务等新业务的发展。
具体来看,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产品销售情况呈现出复苏增长的态势,智能手机出货量全年同比增长6.4%,AI PC的推出以及商业换机周期的开始也推动了笔记本电脑等PC产品出货量增长。在此背景下,长盈精密消费电子业务实现收入116.91亿元,同比增长15.39%。
新能源业务方面,随着长盈精密位于四川宜宾、四川自贡、江苏常州、福建宁德的动力电池结构件生产基地产能的逐步释放,2024年,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7.29%至52.14亿元。
长盈精密还在人形机器人、半导体设备等战略性新兴领域加大投入。2024年,公司加快人形机器人相关产能的建设,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了多家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客户的定点项目,为北美两大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及其他客户提供机器人关节齿轮、轴承等关键零组件。
未来,长盈精密或复制其新能源业务发展路径,有望将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打造成为公司的又一个业绩增长点。
时隔三年重启分红
经营上取得亮眼成绩,长盈精密重启分红。
长盈精密同步披露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以2025年4月17日的总股本13.56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3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1.76亿元(含税),占2024年净利润的22.85%。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这是长盈精密时隔三年后,再度进行利润分配。
此前的2021年至2023年,由于长盈精密相继处于亏损和弱复苏状态,公司连续三年未进行利润分配。
数据显示,加上2024年,长盈精密累计将派发现金红利12次,累计派发的现金红利金额将达10.23亿元。
相较于不算稳定的分红,长盈精密在研发投入上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2020年至2024年,公司的研发费率分别为9%、9.76%、8%、9.03%和7.23%。其中,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均超过12亿元,分别为12.16亿元、12.39亿元和12.24亿元,三年研发支出合计达36.79亿元。
相应的,长盈精密实现了科技成果加速转化。2024年,公司新增授权专利272件,其中发明专利132件;新增新申请专利301件,其中中国发明143件,PCT10件。截至2024年末,公司及子公司获得授权且有效的专利2002件。
在提升研发水平,增强公司产品竞争力的同时,长盈精密还积极开展降本增效工作,以进一步增厚其盈利空间。
其中,长盈精密的财务费用降幅较为明显,2024年,公司的财务费用为7371万元,同比减少64.5%,其中第四季度更是降至负数,为-5109万元。公司利息费用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下降。
长盈精密的财务结构正在优化。截至2024年末,长盈精密账面货币资金为20.59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51亿元,对应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31.6亿元、14.3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8.72%,较2023年同期的66.99%下降8.27个百分点,为最近四年来首次降至60%以下。